湖南省新化縣地處湖南幾何中心,位于雪峰山北段東南麓。境內(nèi)山高溪多,海拔高差大、山林覆蓋廣,氣候溫和濕潤,土壤富含有機質(zhì),在平均海拔800~1300米的地理環(huán)境中,野生茶葉與草木共生,物競天擇,自然天成,是“湖紅之源”的核心產(chǎn)地,是中國原生態(tài)、高品質(zhì)健康好茶的產(chǎn)地。
新化之所以能生長出原生態(tài)、高品質(zhì)的好茶,歸根到底要歸功于它的“三帶”位置。
新化縣海拔高差大適合不同品質(zhì)茶葉生長(方建宏攝)
新化縣處于地理過渡帶,我國地勢西高東低,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,雪峰山,位于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最南端,分隔了云貴高原與江南丘陵。雪峰山以西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“云貴高原”,云貴高原的東部邊界是雪峰山,往東穿過雪峰山,海拔逐漸降低,地形逐漸從山地地形過渡到丘陵地形為主,雪峰山以東的大片地區(qū),主要以丘陵地形為主。
地形分布圖(方建宏供圖)
對于湖南而言,雪峰山的意義非同尋常,它不僅是劃分湖南人口密度對比的一條“胡煥庸線”,也是湖南自然與人文分野的一座重要界山。
新化,便位于這片特別的界山之中,是云貴高原向江南丘陵過渡的特殊地帶。特別的地理過渡帶,造成了這里既是氣候的樞紐帶,也是文化的融合帶。
新化縣處于氣候樞紐帶。新化縣位于中低緯度地區(qū),屬中亞熱帶季風(fēng)濕潤氣候,這種氣候既有光溫豐富的大陸性氣候特色,又有雨水充沛、空氣濕潤的海洋性氣候特色,降水豐富,水熱同期,尤其是暖季,這種水熱分布條件特別有利于植被生長,森林覆蓋率達(dá)90%以上。
這里又屬雪峰山脈,是西部高原與東部平原的過渡帶,高大的雪峰山脈將西伯利亞的寒流擋在北麓,南方的暖濕氣流在丘陵間回旋,形成了獨特的氣候特征。
又加之新化地形復(fù)雜,由雪峰山余脈大熊山、古臺山、奉家山和天門山組成的高海拔系列山脈,有效阻擋了海洋性氣候所形成的暖濕氣流,使這里的氣候比別的地方晚了“半拍”,上升的暖濕氣流在各系列山脈中形成了“南風(fēng)灌頂”的獨特氣候,因而形成了冬天杜鵑開花、茶葉抽芽的獨特現(xiàn)象;春天,冰雪要到3月份才開始融化,因而又形成了冰里含春,春茶最晚的獨特現(xiàn)象。
新化茶葉主要分布在大熊山、天門山、奉嘎山這些深山密林之中。這些產(chǎn)茶地區(qū)山高溪多,海拔高差大、山林覆蓋廣,氣候溫和濕潤,是生產(chǎn)原生態(tài)、高品質(zhì)健康好茶的最佳產(chǎn)地。
這些得天獨厚的地理環(huán)境和土壤條件,孕育出新化紅茶獨特的“烏油緊實、蜜香悠長、甘鮮醇爽、橙黃透亮”的天然品質(zhì),享有“健康茶黃素,地道新化紅”的美譽。
新化縣處于文化的融合帶。雪峰山脈呈西南—東北走向,被資水橫截分成南北兩段。民間習(xí)慣把北段稱雪峰山,南段稱梅山。苗瑤族人將雪峰山奉為祖山。
雪峰山以西,習(xí)慣上被稱為“湘西”,屬于云貴高原的一部分,以山地為主,人口稀少;雪峰山以東的湘東,則屬于江南丘陵的一部分,以丘陵盆地為主,城市眾多,人口密集,經(jīng)濟發(fā)達(dá)。
位于這兩地之間的新化,便成了這兩種文化、生活的交匯融合帶。新化縣處于中原漢文化與西南少數(shù)民族文化的過渡區(qū)段,是縱橫兩大文化系列的交匯點,中華文明的縮影和活化石。
自古以來,漢、苗、瑤、侗各族同胞在這片古老的梅山土地上和諧相處,捕魚、狩獵、燒墾,以相對封閉的方式進行生產(chǎn),演繹民族風(fēng)情,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梅山文化。
新化茶山(方建宏攝)
在生產(chǎn)上,最典型的例子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(chǎn)和全球重要農(nóng)業(yè)文化遺產(chǎn)紫鵲界梯田、渠江源的貢茶園、大熊山川巖江的茶馬古道,便是漁獵文化與農(nóng)耕文化雜糅融合的遺存。
據(jù)史籍記載:蚩尤被視作“九黎”“三苗”首領(lǐng),原本生活在黃河流域,后來炎帝與黃帝部落崛起,蚩尤部族落敗,被逐出中原,從黃河以南遷徙到長江中下游的雪峰山地區(qū)。張五郎以手撐地,頭下腳上,號稱“翻壇倒峒”。宋代“開梅山”之后,各民族不斷融合,樸拙勤勞、不畏強暴、不服權(quán)威的梅山文化逐漸與雪峰山以西荊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相整合,最后構(gòu)成了湖湘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。從這里走出了一批影響中國近、現(xiàn)代社會走向的湘籍名人。
地理決定風(fēng)物,地理過渡帶、氣候樞紐帶、文化融合帶,新化獨特的“三帶”特征,造就了新化紅茶的獨特個性。它雖然不具云貴高原茶的那份濃烈,不具海洋性氣候正山小種的那份高香,也沒祁門紅茶的那份優(yōu)雅,但其“條索緊實、蜜香悠長、甘鮮醇爽、橙黃透亮”的鮮明個性與品質(zhì)特征無愧于中國健康好茶。
來源:央廣網(wǎng)、北京茶世界
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